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的相关文章:老虎被祖先视为神兽,是百兽之王,是福运、吉祥的偶像,是坚强、勇敢的象征。一一题记一、同学送给我虎年本命“布老虎”正月初十,我与女同学素平接待一下家乡来城的玉强同学,还叫了文友、工友、乡友,正月里算是聚
老虎被祖先视为神兽,是百兽之王,是福运、吉祥的偶像,是坚强、勇敢的象征。一一题记
一、同学送给我虎年本命“布老虎”
正月初十,我与女同学素平接待一下家乡来城的玉强同学,还叫了文友、工友、乡友,正月里算是聚会吃年饭,气氛轻松自然吉庆清欢。讲究又智慧的素平带了礼物布老虎,特意给属虎的我和玉强同学每人一个。中午吃饭忙碌,顾不得细看,当时没觉得有什么新奇。
回家后打开纸袋,一只红色的憨态可掬的布老虎跳将出来。正面看,方型虎脸,卡通五官,金鱼型鼻梁上顶个王字,双圆耳,一对杏仁大眼,一个锯齿牙半环嘴,凶猛威严又憨态呆萌。
布老虎的两侧,双腿撑地、尾巴冲天,身上一个福字。红为底色,黄、蓝、绿、黑相间,布贴线绣,雅俗共赏。用手扯放头顶上的红绳,一只晃动、跳跃、勇猛的虎娃,神灵活现地便呈现在我的眼前。用手摸下,身感绵软,富有弹性,忍不住我竟然将它摆到了床头柜上,陪伴着我新正大月的梦中生活。
玩具偶、吉祥物也好,假老虎、真老虎也罢,对于我们过来人并不陌生,于我职业经历再熟悉不过。可这一眼看上去,立马与布老虎对上了眼,真是不得了了,一种直抵人心的亲近感,瞬间通过眼晴传递大脑,又折返过来由脑中枢穿越泪腺而润泽眼眶。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样异样而强烈的感受呢!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被某种事物感动而“破防”了吗!这大概就是头条“问答”里“用一句话表示你老了”的问题,至于我的最好答案吧!
还别说,我真的服了同学素平,服她貌似看着大大咧咧却如此心思缜密,她属兔,知道我俩属虎,才专门选择这个礼物,并在朋友们目光的注视下,郑重地送给了我们。而用布老虎作礼物的创意选择,在她也许是即兴想到或顺手而为,但我宁愿相信这是她的用心而为和费心思量。
对我来说,这个布老虎是我收到的虎年本命年最好的礼物,与我九旬岳母大人为我做的本命年桃符腰匝、妻子买的红袜短裤、哥们儿让我写的“太岁”红贴,差点儿忘了,还有女儿除夕快递给我的“虎牌”手机(本人命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素平的用心,用得关键是时间点拤得准,如果我们再年轻个十岁二十岁,同学送这样的礼物可能不会在意,甚至会认为带有调侃和搞笑意味,至少会觉得怪怪的。今年我与玉强“二虎”兄弟先后退休,时值壬寅本命虎年,恰好六十花甲之年。特别是人生大半,职业终结、花甲中的本命,于哪个人都是生命的重要节点。如此说来,这个礼物送得可算是“礼”逢其时、“虎”尽其意了。
本来进入花甲人是老了,老虎成了老了的“虎”,但素平同学这小小布老虎,分明寓意我们是不老的“虎”。她理解我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感受,她希望人生转折的我们拥有一颗布(不)老虎的童心。对我们,“虎虎”是她的礼中应有之意,是虎年新春的吉祥祝福。
岁月的安排,让我们不得不服老。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就是说老人和小孩是一样的,人到了老了的时候,性格就会天真任性、返老还童。同学知道小孩喜欢的玩偶,老人同样会喜欢。这是历史的法则,这是人生的规律。我们只有苦笑着面对,必须坦然地接受。
玩偶的力量,对我也是始料不及的。记忆中,我成年后没有接受过玩偶礼物(包括也从不养猫养狗)。但〇八奥运时,我曾买过五只福娃,也知道今年冬奥“一墩难求”和福虎礼品畅销。还想到常见小学生书包上的玩偶小挂件,女儿住处冰箱、柜上粘贴、摆放的动物偶。这些看似很“个人”的喜好,有时却体现了兴趣性情或家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让我有些惭愧的是,我曾有过爱好虎画福字和分管“非遗”文化的经历,我也喜欢潘鲁生民艺馆喜迎虎年、民艺之虎的图文连载,我还认可赞同本埠鲁东大学文化创意的虎福八仙等地方特色礼品,而直到今天一一我却分明被素平同学这个近在眼前的布(不)老虎,以及它所体现的威严面目、呆萌姿态深深地触动了。
在此,谢谢素平同学和我的亲人朋友啦!
二、陪伴我童年生活的泥老虎
我是六十年代头儿海岛生人,小时候岛上物质贫乏、文化闭塞,没有什么可玩的玩具。而唯有一样,那个大人买的、用石膏做的泥老虎,却是我的最爱,也是至今印象最深的。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是旧时代流传在胶东半岛的民谣,在解放后老人们嘴里也有传诵。毕竟泥老虎也是我们孩童时的玩伴,它给我们匮乏的生活带来了不可多得的简单快乐,是如今花样繁多电子玩具所给予我们孩子们的是无法比拟的。
那时海岛小孩的玩具,是叠蜻蜓、摔烟盒片、抛坑、滚铁圈、抽陀螺、扣泥巴、打弹弓等。每到过年泥老虎就是孩子们最想得到、也是爱不释手的玩偶。由于“虎”与“福”谐音,有镇宅祈福、祛除邪鬼的吉祥寓意,过年时是孩童的游戏玩耍偶和必备吉祥物,也是邻里朋友间互相赠送的上好礼品。
记得小时候我可能是同龄孩子中最早玩泥老虎的。因为我们是少有的“双职工”家庭,父亲在烟台工作,母亲供职于岛上供销社。这些玩的用的看的文化用品买得都较早或“头一份”,如七十年代末我家就有了岛上数一数二的福日立彩电。
爸爸捎来的泥老虎,既好看又发声,也是那时传承已久的网红“文创”。泥老虎的虎头和虎尾,由泥巴烧制而成,中间用桑皮纸作身体,而连接头尾。泥老虎的脸为黄色,眼是黑色,虎口涂红色,虎纹勾绿色,关键是形态威严呆萌又可拉响。与其他邻居孩子上山下海、骑马杀仗不同,我更喜欢玩泥老虎,还有与大点儿的五哥以玻璃片涂墨汁画画,再用手电照着放幻灯片。
可能我属虎的原因,这个泥老虎自然成了我的护身标配的吉祥玩物。开始时一般都是自己在那拉扯着玩,比我小几岁的表姐家的外甥,也仅是给他看看。由于他调皮,不管怎么说,我是不让他上手拉扯的,但我拉响他来听可以,主要是怕他把纸肚拉坏了。
这天妈妈上班后我与小两岁的弟弟在家玩。我拿起泥老虎,双手捏住泥老虎的头和尾,拉动推压,随着身体的伸缩,泥老虎便发出了咕嗄咕嗄的响儿,让人想到了虎啸的声音。有时还有意拉响,摆个老虎吃人的架势,来吓唬弟弟。时间长了,弟弟也不害怕了。
一次,我玩得正起劲,弟弟嚷着也要玩。弟弟平时老实安稳,只是多了些妈妈的溺爱。当然我也不会事事让着他的。由于他小,我说不给他泥老虎玩。他一会儿眼眉就红了,也就是要哭了。无奈大孩让小孩,就给他摆弄摆弄,并嘱咐他千万别弄坏了。不想他离开我的眼儿,胡乱拉扯几下,一会儿就把中间的软皮给撕坏了。
这可不了得了,这么好的泥老虎,弄坏了我妈下班后会反我的。再说我也没玩够呢,于是我一把从他手上夺过来,并上手打了他,这下可好了,弟弟简直哭个不停了,怎么哄也不行。本来弟弟从小就爱哭,一哭眼眉就红了,因此家里人就给他起个外号叫“红眼眉”。
我夺回弄碎的泥老虎后,懊悔不该给弟弟玩,但看到虎肚皮破了露出了“内脏”,好奇心驱使我想看看里面暗藏了什么玄机,特别那个“咕嗄咕嗄”的响儿到底是咋回事。因为只要一拉扯它就响,不动它就没动静。难道是动它了就疼了叫唤呢,还是象搁掖窝那样一动它就痒痒了才喊叫的,亦或是你动了惹了它才发怒而吼叫的,这些都不晓得。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原来是虎头里面的机关,它插进了一根短短的空心杆(芦苇)。用手拉扯时,老虎身体就被送入空气,通过空心杆时,就发出了“咕嗄咕嗄”的声音。
当然这些泥老虎不是当地做的,都来自遥远的大陆。现在通过网络才了解泥老虎的制作过程和工艺:选泥锤泥,制作胚胎,磕出胚胎晾晒,五成干后修胚抠哨子眼,身上涂上石膏风干,然后在泥老虎颈部的隔层中间插上一支苇哨,用牛皮纸把虎身黏起来,再涂粉上色。
时间一晃一甲子。但在那个年代人的童年回忆里,泥老虎还是无可替代的存在着,唤醒脑海里儿时简单快乐的记忆。对我这个虎年虎哥来说,尤其如此。
三、家藏应景的老虎石、狮子石
今天正月初十恰逢“石头日”,又名“石磨日”、还称“石头节”。与到北京故宫拜祭“神石”、地方拜祭石菩萨、石将军和民间感恩祭石(石磨、石碾等)等不同,我每年这天,都会写篇纪念文章,表达一名赏石爱好者对天然美石的品赏和感悟。
虎年谈虎,我自然想起了摆放在桌上的虎石。说虎石实际上是带虎型图案的长岛球石。这不,我把虎石当成了本命年石,春节当日便制作拜年贴,发到了和朋友圈。
由于近千年前苏东坡玩过长岛球石,这里的文化底蕴不浅,因此我叫“东坡石”。原来苏轼任登州太守时,对产于蓬莱阁北的长岛球石情有独衷。他专门撰文《北海十二石记》,称其为“五釆斑斓”、“秀色粲然”。
这块东坡虎石属石英岩,硬度大、密度高,经万年磨砺,才形成今天的模样。椭圆的形状、浅红的底色、棕色的图案,象一只昂首挺胸、长啸云天的上山虎,脚踏山岗,身依劲松,远景空旷,宁静致远。
在民间习俗中老虎是一种非常吉祥的瑞兽,它给人一种步步登高之感,寓意着事业步步高升、事事如意。因为虎与“福”、“富”谐音,所以具有福运临门、富贵盈门的寓意;再是民间文化也赋予一些恭喜发财的内涵,如可兴财运、聚财气,可纳百财而不损等。
而现实中的老虎和狮子等,又是威猛勇敢的化身。而猛虎、雄狮的图腾,自然附体于东坡石一一长岛球石,是自然的赋予,是东坡的施给。至少这种品格与东坡论长岛石也不谋而合。
从长岛球石及母体山崖的质地看,苏轼诗云: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这说的是山石海礁的坚硬质地、坚韧不拔和坚不可摧。与猛虎雄狮的威严权势、勇敢无畏、祈福避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石的图案看,《壬寅威虎》可以说是生威、生风、威风凛凛。即使从现有经典图片和名家画作中,也很难找出这种形象的气势、气度和气象。而另一枚《狮子搏兔》则形象逼真、色彩写实、气势夺人、大气磅礴,不论是对成语故事物竞天择的诠释,还是对两岸情势力量对比的比喻,都是石寓其景、名符其“石”的。
如果说论先贤传承、长岛球石有北宋苏轼的“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那么论文化悠久、泰山石敢当,则有西汉史游的“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急就章》。始盛于唐代作为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的石敢当,立于街巷之中或丁字路口等路冲处的墙上,在浅浮雕的碑额上刻着的,正是狮首、虎首形象。因此,石敢当内涵上体现的同样是“保平安,驱妖邪”的意思。
说起来蓬莱长岛东坡石和泰山石敢当石,虽然地域不同、出身异样,但是反映的品格和寓意却是相得益彰。正如我对三年前到烟来访的中国画面石协会曹磊会长评价长岛球石时,即用了“汉唐气势、狮虎精神”的表述,得到了他的肯定,并被协会的新闻报道釆用。
蓬莱长岛东坡石的狮虎精神,与泰山石敢当的龙虎意志,一海一山,一天(自然)一人(人文),一北一南,它们不仅都是古代传统文化图腾,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008年,我曾与来岛考察的大众日报原总编傅绍万探讨过这个话题,核心内容是:南有齐鲁泰山石敢当,北有蓬莱(长岛)海石峰,它们分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民间标志物和海洋文明发源的自然活化石。
四、虎年再见“虎头帆”仿古风帆船
春节没事上网浏览家乡,长岛“大瓜篓”仿古帆船(以下简称“虎头帆”)的一条视频映入眼帘。这是几年前央视十套的专题节目,首现的镜头就是无人机俯拍的长岛“虎头帆”,而且是难得的船头正脸呈现一一那大大的虎头图案被我逮了个正着。
赶上同学赠送布老虎和节日写虎,还差点漏了这条大鱼呢!这“虎头帆”可是离开我十几年的、职业里最重要的“虎”事了。说实在的,这是我的一个顶脑们的记忆,也是所谓的昔日职业高光的一个亮点。
不过虎年写“虎头帆”,这可是切着“虎”题呢。这个“虎头帆”,在我眼里,是100年间的影像“蒙太奇”:100年前,爷爷吴支英18岁当“虎头帆”头船船长,号称海岛“神老大”。1937年日本人烧毁长岛18条船,包括爷爷自家的“虎头帆”。2004年,我牵头、主持恢复建造了北方首条仿古“虎头帆”。2010年前后,父亲作为“虎头帆”非遗渔号家族成员,与伙伴们先后荣获全国渔号比赛二等奖、并登上央视三套文艺节目的舞台。
我离岛到市工作十年,已不知“虎头帆”的情况了。直到春节网上看视频,那熟悉的影像又重现在我眼前。只见那“虎头”一现,立马被我手机瞬间截屏。因为网上资料很少,多年的照片也不知存哪了。时过境迁,可能没有人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再用“泪目”、“破防”那样的词,也显得苍白无力的了。
18年前的“虎头帆”,决策人是我,也可能“只能”是最有情结的我;设计人做过船模没造过船,船的图纸是传承数十年前的;造船厂是我那“虎头帆”老家的,虽有资质但也没造过这类船。因此,成就“虎头帆”,除了县委支持,是需要我的虎头虎脑的“傻气”和勇敢担当的精神的。“能置家财万贯,不置水漂一件”的民间俗语和朋友规劝,也没有动摇我“船成业兴、纲举目张”的坚定信念。
2004年3月20日,是“虎头帆”下坞的日子,一只快艇载着我,飞也似地向“虎头帆”老家兼造船地一一砣矶岛驰奔而去。在没见真船之前,我看过刘延安的船模和图纸上的“虎头”图案。这到达现场,一条长21米、宽6米、插上两根顶天立地的桅杆、船体披红挂彩并且是机帆两用的“虎头帆”,虎威咋现、虎啸生风,真的就这样迎面而来。那种激动、那种喜悦、那种亢奋,我是找不出更合适的词语去表达了。
令人难忘的是船体内部设置了象征十二生肖的各种物件,其中一个钉虎头钉是最后一道程序,相当于当下开业典礼的剪彩,这是需要尊者或长者来钉的。只听造船设计人刘延安一声高喊:“请吴局长钉虎头钉”。于是我攀上弦梯登上船头,接过别人递过的木棰,朝着船头上矗立的三个大铁钉,用尽全力地钉了下去。
仪式结束后,“虎头帆”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欢快热闹声中下坞,我和几位同事与不多的技术人员参加了检验船体安全的航试。先绕岛半圈,较为平稳后,再掉头往县城进发,予以长距行驶。带着一颗不确定的心,在备足必须的救生设备情况下,我们冒着春寒乘风破浪,机帆两用、快慢进退地航试,最终用近两个小时,安全顺利地到达县城,还没进港就沉浸在前来迎接的县领导和群众欢乐的包围圈之中。
在得到船监技术人员“航试”成功的明示、即将安全到港的此时此刻,我的眼晴里模糊了,脑海中穿越了:我变成了百年前纵横两海、一网两船的爷爷吴支英;欢迎的人群里分明是盼亲归来、等待丰收的亲人父老。等回过神来,我在心中祈愿祷告着,并兴奋地告诉我爷爷:您带队领航的那只“大风船”回来了!您那被日本人烧毁的“大瓜篓”重生了!您孙辈人“虎头帆”正后浪推前浪开启旅游兴岛新的远航呢!
“虎头帆”的建造,于传承民俗文化,历史性的恢复了渔家号子传唱,再现了摇大橹、上鱼网、吊大锚、使船舵仪式等,成就了刘延安等大帆船建造非遗传承人的名号,也打造出长岛渔号(朱大相团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光时刻。于转型旅游产业,扛起了“渔家乐1号”的旗帜,开启了“游乐在海上”的渔家海上游的航程。培养出孙明高“虎头帆”船长这样的省级劳模,以及央视“形象大使”张存兴和王沟村等渔家乐先进群体。
几年间,“虎头帆”参与过几乎所有的旅游、渔家乐、妈祖节等大型节事。2006年6、7两月作为中国航海日地方纪念活动内容,“虎头帆”连续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2007年《最后的“大瓜篓”》作为六集(每集半小时以上)专题之一,又荣登央视《走遍中国》。这些不仅使“虎头帆”成了风帆时代的“标志物”、“活化石”,而且是名符其实的新时代海岛“大风歌”和“信天游”。
作于2月10日(正月初十)
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相关的内容,就上闻话理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wenhualipin.com/a/65028c4f8ef15706460f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