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给孩子们的仪式感)

作者: 闻话理评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1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给孩子们的仪式感)的相关文章:无论身处何方,家都是你的归途。前两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们可不可以不过年啊?”我觉得很诧异,问他:“过年不好吗?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一家人热热闹闹多好呀。”儿子却摇了摇头:“新衣服经常穿啊

无论身处何方,家都是你的归途。

前两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们可不可以不过年啊?”

我觉得很诧异,问他:“过年不好吗?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一家人热热闹闹多好呀。”

儿子却摇了摇头:

“新衣服经常穿啊,吃的也都是那老几样,过年真的好没意思啊。”

他的回答不禁让我想起了《舌尖上的新年》里的一段话:

“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

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如果说,是物质的丰富让我们食不知味;

那么没有仪式感,才是我们不再盼望过年的最根本的原因。

这时候,想让我们的孩子留下关于新年的美好回忆,与其费尽心思地考虑吃什么、穿什么;

倒不如营造一份小小的仪式,为这一天赋予特殊的意义。

01

带孩子一起置办年货

作家潘春华在《36年前的年货往事》中写道:

“那时置办年货,可叫一个热闹。

排队买年货,常常是孩子打头阵,因为此时正好放寒假,孩童们不畏寒冷,可冲前补缺。

待快排到位了,大人们便将事先小心剪成邮票大小的一张张年货票券,随同钞票揣在怀中,替换下孩子再去购买。”

到了今天,买年货不再需要排长队,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够了。

可这样快捷、简便的方式,却把置办年货渐渐变成了一个匆忙、敷衍执行的任务。

今年,不妨让我们在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集市上走走,为春节的来临做个预热。

年味儿,不一定要有富足的年货。

跟孩子一起采买、置办年货的过程,往往更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年的到来。

很多时候,只要改变一点点,乏味的生活也会变得有声有色。

02

给每一位家人准备礼物

家庭里,有人愿意为孩子准备一份礼物,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前,大姨和姨夫都会给表姐买一个对应生肖的玩具:

鼠年的时候,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米老鼠;牛年的时候,是一头粉色鼻子的大奶牛......

年年都是如此,让我们一众孩子羡慕不已。

多年后,表姐长大了,她也经常为家人、朋友准备惊喜,认真度过每一个重要或平凡的日子。

一份用心准备的礼物,能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爱,也能赋予他们爱人的能力。

今年春节,我们也可以为孩子制造一份惊喜,并要求孩子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准备礼物。

这份礼物不一定贵重,可以是一支花,也可以是一张贺卡。

但礼物背后的心意却足以让孩子明白: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爱着、珍惜着彼此。

03

全家一起大扫除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的扫尘日。

许多家庭都会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

但在今天,我们进行大扫除不仅是为了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掸拂尘垢,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整理和收纳,让孩子从小具备“断舍离”的意识。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了多少的物质,而在于拥有了多少的快乐。

04

邀请孩子一起做年夜饭

小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年夜饭。

大人们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包饺子、炸丸子、炖排骨......小孩子们则打着“帮忙”的名义围在厨房里——

一会儿喝一碗饺子汤,一会儿吹着热气吃下一颗刚炸好的丸子、一块裹着汤汁的排骨。

东一口西一口,在年夜饭摆上桌以前,就已经吃了个半饱。

可如今的年夜饭,却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

现在,大人孩子们坐在酒店里,面前摆着一道道精致的菜品,可寥寥几筷子,就谁也不愿意再动了。

后来才发现,真正值得期待的从来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家人一起忙碌的过程。

今年,让我们邀请孩子一起来准备年夜饭吧。

拿出我们珍藏已久的餐具,问问孩子食物应该如何摆盘,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寻找家的温度和爱的踪迹。

05

亲自写对联

春节的仪式感往往不需要搞得多么正式、复杂,也可以是简简单单的,比如,亲自写春联:

“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庆新春。”

“岁月筝崂逢子牛,江山锦绣倾甲年。”

......

春联,不应该只是一个形式,还藏着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期许。

哪怕生活中依旧充满了挑战,但因为有了这份共同的期许,全家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充满斗志和幸福。

写好春联后,我们可以交给孩子来贴。

当爸爸妈妈亲手写的春联被孩子牢牢贴在墙上的时候,原本淡了的年味儿就又悄然出现了。

06

跟孩子一起制作灯笼

为了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或许对这一代孩子而言,他们对新年的记忆少了几分烟火的气息,但我们依旧可以换一种方式,给孩子的童年增添几分色彩:

在我们家,每年过年前,孩子爸爸都会给孩子做一个橘子灯。

做法其实很简单:先在橘子顶上开一个盖儿,再把里面的橘肉剥出来,然后放一支蜡烛在中间。

到了除夕那天,孩子就会点亮橘子灯,并许下一个新年愿望。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的身边,但我相信,童年里关于橘子灯的记忆留给他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一种积极而有趣的人生态度。

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心思,恰好就是平凡生活的一剂解药。

07

拍一张全家福

记得BBC纪录片《中国新年》里,出现过这样一个片段:

一位定居英国的妈妈,每年春节都会带着一家人回北京过年。

出发前,她还会让孩子们画一幅全家福,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触,她的父母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种家庭间的仪式感,往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哪怕相隔万里,哪怕岁月流逝,成员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家里源源不断散发出的爱意,并获得归属感。

其实,我们也可以每年春节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拍一张全家福。

由全家福组成的相册,或许并不昂贵,但却是孩子最珍贵的回忆。

它背后所象征的归属感和联结感,让孩子知道:

以后,无论他们拥有怎样的境遇,家都会是他们的退路和后盾,家人之间的爱和亲密也永远都不会消失。

08

给孩子写一封信

亚特兰大日报社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功。

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写信,就是一个“收集故事和记忆”的好办法。

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还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增进感情。

09

全家计划一次出游

对孩子而言,旅行是好奇心萌芽的开始,也是拓宽有限世界的原动力。

新年假期,与其三个人在家各自捧着手机,倒不如计划一次出行,目的地不一定很远,可能只是家附近的景点或是公园。

但带孩子去看世界的经历,却足以成为孩子新年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穿着新衣,怀着期待,跟父母商量着目的地,这将会成为孩子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刻之一。

10

陪孩子看一场电影

平时,我们忙于工作,难免会疏忽了孩子。

在新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去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

在享受光影盛宴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靠近孩子。

看完后,还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剧情、人物。

只有这样,在孩子关于童年的记忆里,我们才能留下清晰而美好的身影,而不是一个“连孩子喜欢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团影子。

11

新年,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重视仪式感的国度里,正因如此,我们才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节日。

而春节就是其中最盛大的那一个。

在这一天里,我们张贴对联、清扫尘垢、拜年贺岁......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还有着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告别过去迎接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

今天,我们有义务通过仪式感将节日的内涵传承给我们的孩子。

正如作家小麦芃芃说: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他就会从中获得怎样的价值观。”

新年的仪式感,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

纵使时光往复,父母依旧爱你如初;

无论身处何方,家都是你的归途。

如此,哪怕遇到再多困难,孩子也能心怀感恩、不畏艰难地走过一生。

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给孩子们的仪式感)相关的内容,就上闻话理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给孩子们的仪式感)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wenhualipin.com/a/64e6d14d2cc14903120dbf5a.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