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世界让人“失礼”?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数码世界让人“失礼”?的相关文章:数码时代,不少人习惯在与他人交谈时,随时拿出手机或其他通讯产品,查看短消息、回复电子邮件、登录社交网站,令自己的注意力“游离”在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之间。人们不禁发问:这种行为是否“失礼”?失礼变“时尚
数码时代,不少人习惯在与他人交谈时,随时拿出手机或其他通讯产品,查看短消息、回复电子邮件、登录社交网站,令自己的注意力“游离”在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之间。
人们不禁发问:这种行为是否“失礼”?
失礼变“时尚”
在不少文化中,人们与他人交谈时,需直视对方,不能左顾右盼,这是一种基本礼仪。不过,如果某一方的目光不时转向自己手机,这种做法不仅不被认为违反礼仪,反而会被当做一种“时尚”。
美国大型音乐、电影、媒体和科技盛会“西南偏南”3月中旬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卡举行,其中“互动式媒体会”吸引了不少网络精英。
与会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戴维·卡尔描述,一些人为进入会场,足足等待90分钟,其间以手机上网打发时间;当他们最终坐在会场时,却依旧沉浸在手机世界里;会场内,无线网络遍布,与会者面前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大大小小屏幕;与他人交谈时,几乎每个人都一边讲话,一边双眼盯着屏幕。
另一名与会者威廉·鲍尔斯撰写一本名为《哈姆雷特的黑莓》的书籍,呼吁人们控制“数码生活”。在他看来,“西南偏南”是一场“巨大竞赛”,旨在评比“谁更加游离于自己周围人群和谈话之外”,“每个人都凝视着自己手中的设备,好似他们的生命倚赖于……下一条信息”。
虚拟世界已经过度侵占了人们的生活
鲍尔斯后来在与卡尔的电子邮件中写道,人们无法一边盯着屏幕、一边与他人交流,“我们生来不具有这种能力”。
在数码时代,这种现象随时存在,不管是剧院、体育场、饭店等公共场所还是在公寓等私人场所。按卡尔的说法,不少人不远千里聚到一起,却让自己继续沉浸在与数码产品“独处”的世界里,上演一场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拉锯战”。
“去年我朋友生日时,我送她的‘礼物’就是在生日宴会上远离手机。”社交网站网友莫莉·麦卡利尔说,“这真令人尴尬。”
“西南偏南”与会者、《娱乐》周刊记者安东尼·布列兹尼康说,人们在聚餐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拿起手机,一场“竞赛”便开始了。“我们都会拿出手机查看,几分钟后,每个人都在打字,整桌人陷入沉默。当这个间歇过去后,我们才重新变成人类。”
忙碌而无果
卡尔在“西南偏南”互动式媒体会框架内主持一场座谈会,题为“我是如此多产,却一事无成”,旨在阐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忙于回复电子邮件、查看社交网站,却无暇顾及真正重要的事务。
供职于路透社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安东尼·德罗萨在座谈会上说,数码产品的“连通性”损害了人类基本礼仪。
“当你呆在家里或工作时,注意力被其他东西吸引,这没关系,但我们必须给予他人尊重。”德罗萨说,“与其他人相处时,你需要放下所有东西。”
“当我站在一个人面前,正与他交谈时,他要是开始摆弄手机 ,我会立马停止与他谈话,直接走开。”德罗萨后来在给卡尔的一份电子邮件中写道,“如果他失礼,我会如此回敬。”德罗萨的发言获得不少与会者共鸣。
卡尔回忆,在他先前出席的另一场座谈会上,一名与会者受邀讲话时,竟要求全场听众暂时等待,原因是她的社交网站里“还有一个东西”没有查看。
不过,对于这种“失礼”行为,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甚至从未察觉。座谈会结束后,一名较年轻的与会者走到卡尔面前,与他讨论与网络联系相比,现实生活联系的重要性。不过,这名与会者一边说着这个话题,一边偷瞄自己的苹果手机。
“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正这么做。”卡尔说。
自由与束缚
然而,也有人为这种“失礼”行为“辩护”。
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刊登一篇题为《共进晚餐时,我要查看手机,而你要接受这一点》的文章。作者MG·西格勒在文中调侃说:“请原谅,这已经是升级版的晚餐了。”
“这已成为世界的运作方式。我们总是要保持连通,总是要随叫随到。”他写道,“一些人更喜欢这样。”
卡尔也承认,数码产品的确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对于父母或员工而言,随时带着手机,意味着孩子、老板等重要人物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你。另外,不少数码“狂人”视数码产品为“自由”工具,把自己从繁琐的社会习俗、无聊的聊天对象那里解救出来。
不过,在鲍尔斯看来,数码产品是一种“监禁”工具。犹如放风筝一般,数码产品的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灵活,但同时也束缚着生活。如今,人们对待数码产品,正如对待“电子宠物”。这种由日本人发明的特殊玩具如果没有受到主人无时无刻的“照料”,便会“死去”。
卡尔列举了几个数码产品如此“吸引人”的原因。首先,数码产品会发光,不少人有盯着手中发光物体的冲动。其次,与他人交谈时,只能获取关于对方或少数人的信息,相比之下,通过数码产品登录社交网站,却可以获得关于一大群人的信息,同时还能随意选择查看最感兴趣的话题。另外,不少数码产品使用者有“自恋”倾向,认为通过不断更新社交网络“足迹”,便可以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潮人”。
“我最无法忍受那些每天生活在社交网站中的人。”纽约市立大学新闻学研究生罗克珊娜?阿斯加里安说,“我喜欢亲身经历某件事情,而不是(在网络上)向其他人宣扬这件事情。”
“礼仪”指南
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接听电话、收发短信,还可以上网,不少人因此而“手不离机”。美国《纽约时报》总结了几条智能手机“礼仪”指南,以“规范”数码时代人们行为中的基本礼仪。
一、当你与他人交谈时,如收到手机短信,可大致查看;如果发信人身份重要,短信需立即回复,应该对你正交谈的对象说声抱歉,再回复短信。如果直接回复,可能伤害对方感受。
二、当你与朋友共同进餐时,请把手机收起来;如果这顿饭持续超过1个小时,你可以向朋友提出,大家都暂时休息,打个电话。
三、不要总是为你发出的信息标注“即时消息”,收信人便不必急于回复你。
四、不要在乘坐电梯时目不转睛盯着手机。
五、不要轻易使用电子邮件中“回复全部”选项。
六、不要在公共网站谈论私人话题,其他人对此没有兴趣。
七、不要把社交网站当作自我“宣传”的工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礼品文化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wenhualipin.com/a/645d94f772076361780c1936.html